中国园艺学会
Toggle navigation
网站首页
学会介绍
学会介绍
组织机构
秘书处
学会章程
分支机构
学术交流
科学普及
科普知识
科普视频
科技服务
科技三农
科技成果
党建群团
学会刊物
园艺学报
Horticultural Plant Journal
联系我们
科普分组
科普知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普分组
> 科普知识
黄瓜的生长发育诊断
来源: 作者: 时间:2019-05-24
黄瓜生长发育过程中,异常的形态可能是由于侵染性病害或虫害原因引起,但往往不良的环境条件也可能引起植株的生长异常。环境条件和管理措施是否得当,往往可以通过植株的形态表现反映出来。所以,正确地判断不同时期黄瓜植株的形态,找出生长发育异常发生的原因,制定正确的应对措施加以调整,对保证黄瓜健壮生长和丰产丰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幼苗期(播种至2叶1心)
外界条件适宜,幼苗生长发育正常时,幼苗下胚轴距地面3~4 cm,播后4天时2片子叶呈75°角张开,约5~6天展为水平状。2片子叶肥大,色浓绿,叶缘稍向上卷呈匙形。此期可能出现的生长异常有:
1.1 生长形态异常
播后胚根不下扎且变粗短;或苗子叶小而扭曲,子叶下垂,根呈铁锈色,叶缘出现黄色暗线;或从子叶开始由下而上叶片逐渐干枯脱落,直至剩下顶部少数新生叶(生理性枯干)等,上述症状多由低地温引起的,生理性枯干为低地温加高湿引起沤根的结果。
1.2 植株生长缓慢
(1)植株生长慢,子叶小,叶缘下卷呈反转匙形。这往往是由低气温引起的。短期过低的气温造成冻害时,可能出现子叶边缘变白上卷或变白枯干。
(2)幼苗萎缩不长,叶片老化僵硬,叶色黑绿,可能是因为土壤水分不足或肥料施入过多造成的。
1.3 植株萎蔫
(1)揭苫后苗子打蔫,回苫后很快恢复 这往往在低温时期遭遇连阴雾天骤晴或雪后骤晴时发生。其原因是由于持续连阴雾天时土壤热量大量散失,低地温或引起寒根沤根,导致植株生理活动紊乱;或因为揭苫后地气温不协调引起的。主导原因是地气温不协调,因为揭苫后气温上升很快,但地温上升的却很慢,由于地温低,植株主动吸水功能差,吸收的水分满足不了植株蒸腾掉的水分,导致茎叶萎凋,揭苫后若处理不及时或不当,很可能造成整床小苗凋萎死亡。
(2)苗子上午打蔫,叶片呈焦枯状 此情况可能是阳光过强而空气湿度过低引起的灼烧,或地温低的同时土壤湿度也大引起的沤根所致。
1.4 幼苗长势弱
苗茎长而细弱,叶片薄而色淡,手握有柔软感,多是因夜温高引起的茎叶徒长。
2 定植后至结瓜前(2叶1心至结瓜)
条件适宜植株生长正常时,茎与叶柄之间夹角约为45°,叶片呈水平状展开,先端稍尖。叶柄短,叶脉粗,边缘缺刻较深。条件不适可能出现以下异常:
2.1 植株形态异常
(1)叶片与叶柄夹角小,叶脉间叶肉隆起,叶片发皱,叶色黑绿,叶面积小,多为夜温特别是前半夜温度过低引起的。
(2)茎与叶柄夹角小,叶柄呈直立状,叶片与叶柄夹角大,叶柄长,叶片大而薄,叶缘缺刻小,几乎呈圆形,这是高夜温引起的。
(3)叶柄与茎夹角大,节间短,茎和叶片生长均受到一定抑制,从而使叶面积变小,肥料过多或连阴雾天光照不足时都可能出现这种现象。
(4)主茎笔直伸长,茎和叶柄夹角小,叶柄稍直立,但叶柄并不长,叶色发淡,这是由于水分多而肥料不足,植株单靠水分维持生长的长相。其叶柄短是与夜温过高引起相类似现象的最主要区别点。
2.2 植株萎蔫
叶片萎蔫,灌水后即可恢复,除展开叶夹角稍大外,其生长形态与正常株并无多大区别,这是土壤严重缺水造成的。但若土壤水分过大,叶片展开角会明显变大。
3 结瓜期
此间生长正常的植株通常具备如下特征:一是卷须粗壮,伸长与主茎成45°角;二是雌花向斜下方开放,花大呈鲜黄色;三是可采收的瓜距生长点140 cm左右。最上部开放的雌花距顶端约50 cm,其间有4~5片展开叶;茎粗1 cm左右,节间平均长度10 cm左右。结瓜期容易出现的植株异常有:
3.1卷须异常
卷须呈弧形下垂表示缺水;卷须细而短、先端卷曲呈钩状或圆圈形,表示植株营养不良或植株开始老化;1个节上有多个卷须或只有卷须而无叶片,可能是由室温持续过低引起的。卷须先端变黄,表示植株营养不良,是易发病或发病先兆。卷须前端色深,但整个卷须看起来色淡变黄,表示植株衰弱,预示着霜霉病等病害将要发生。
3.2生殖生长异常
(1)雌花开放节位高,与顶端距离少于30 cm,甚至形成花簇状“花打顶”,可能是由于低地温、低夜温、干燥或水过多、肥多或缺肥、结瓜过多未能及时采摘等一个或几个因素造成的植株老化型或结果疲劳型。生长上多见由于根系损伤或自然衰老所致。
(2)开花节位下降,与顶端距离大于50 cm,茎叶生长繁茂,节间伸长,下部化瓜严重。可能与高夜温、高地温、行距小,植株互相遮挡、光照不良,氮肥或水分过多等原因形成的植株徒长有关。育苗期温度高,施用钾肥多,雌花分化形成晚且数量少,仍按正常苗进行温度和肥水管理时,也会出现上述情况。
(3)茎叶繁茂,雄花簇生,或瓜胎多而稠密,雌花竞相开放但迟迟见不到甩瓜。前者多为育苗期条件有利于雄花分化,而不利于雌花形成,管理时又因水肥早而充足引起营养生长过盛而所致。后者则是因为苗期低夜温处理过早,喷洒促进雌花分化药剂次数多,条件特别有利于雌花形成,管理上温度和肥水又有利于茎叶生长,瓜纽膨大分配不到足够的养分的结果。
(4)瓜码稠密,但瓜胎瘦小多上举,下部幼瓜先端细而弯曲,或瓜秧生长正常,虽有少量正常瓜,但多数瓜先端细而弯曲,结瓜数量不多,这可能是与品种不适于日光温室的高温环境或高温管理的方法所致。
3.3畸形瓜
进入结瓜期环境条件是否适宜,植株生育是否正常,除了可按结瓜及根瓜膨大期植株生长情况判断之外,主要是从瓜条形状上加以识别。外界条件适宜植株生育正常时,植株早期结出的瓜瓜条顺直,呈细圆筒形,先端稍细。甩瓜速度快,瓜色正常。结瓜后期植株衰老时会产生各种畸形瓜不足为奇,但若在结瓜初期和盛瓜期大量出现弯曲、大肚、尖嘴、细腰、苦味瓜时,则属于生育异常。
(1)弯曲瓜:茎叶过密,特别是行距窄,植株郁闭,通风透光不良,或肥料不足,干旱缺水引起植株生长势衰弱、营养不良时都易产生弯曲瓜。但有些瓜条弯曲可能是由于卷须缠绕、架材和茎蔓阻挡等机械原因造成的,还可能是病害所致,应予区别。弯瓜还与品种特性有着密切关系。
(2)大肚瓜:授粉受精后会形成大肚瓜,但不经受精单性结出的瓜若形成大肚瓜时,多是由于植株生长势衰弱,营养不良,特别是缺钾等原因造成的。但在同一条瓜膨大过程中,前期与后期缺水,而中期不缺水时也能形成大肚瓜。
(3)尖嘴瓜:保护地黄瓜单性结实时,在连续高温、干旱的条件下,植株长势衰弱,营养不良,使瓜条从中部到顶端部分膨大伸长不好,果实长度也短得多,由此而形成尖嘴瓜。
(4)蜂腰瓜:瓜条中部细如蜂腰,纵切瓜条可见变细部分果肉已经龟裂,心部产生空洞,整个果实变脆。高温干旱,生长势一旦衰弱,很易产生这种畸形瓜。但也有人认为,缺钾或生育波动也常会出现蜂腰瓜,具体原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
(5)苦味瓜:一般认为,氮素过多、水分不足、低温、光照不足、肥料不足和生育后期植株衰弱时,都容易产生苦味瓜。所以,黄瓜结瓜的后期往往苦味瓜就多。如生产上发现日光温室冬春茬黄瓜还正在结瓜中期就大量出现苦味瓜,这多是由于栽植密度过大,夜温过高或氮肥过多引起的,生产上应特别给予重视。另外,苦味瓜的产生还与品种特性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在栽培上应选择不易产生苦味的品种。
3.4 其他异常
当判明不是侵染性病害时,常见的下列症状可能是由不同原因引起:
(1)中、上部叶缘呈较整齐的镶金边状,组织一般不坏死。上部叶片骤然变小,且部分叶呈降落伞状,生长点紧缩。多是由于化肥施用过多且浇水不足,土壤溶液浓度过大离子的拮抗作用导致钙的吸收受阻引起的生理障害。可见根呈铁锈色,根尖齐钝。
(2)叶缘呈污绿色萎缩,进而青枯坏死,多是由于喷用药液在叶边积聚过多浓缩后引起的药害。
(3)中部叶片叶缘或叶脉间发生黄化,叶脉仍绿,进而干枯;病部与健部界线清楚,这是氨气危害的症状。
(4)清晨叶缘似水烫样,也有在叶面上出现多角或星点样水渍斑,太阳出来不久即消失,常易被疑为霜霉病或角斑病,实为生理充水。地温高,气温低,温室密闭多湿,叶片蒸腾受抑制,细胞内水分流入细胞间就会出现这种现象。
(5)心叶烂边干枯,可能是地温低,土壤水分大引起沤根或主根受肥烧所引起。
(6)上部叶片上卷呈褐绿色,叶缘或近叶缘1/3处呈白色块状斑,个别全叶出现呈白色块状斑,多是由于干旱加室温过高所引起的日灼伤。
(7)叶上出现网状脉的坏死斑并向支脉和主脉发展,坏死斑逐渐扩大,叶脉变为淡黄色而枯死,茸毛变黑色,可能是施肥过量引起根过量吸收锰,或大量多次喷用含锰的农药引起的锰过剩。
(中国园艺学会黄瓜分会 苗伟丽)
版权所有:中国园艺学会
电话:010-82109528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邮箱:100081
备案号:京ICP备17018411号